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彼角而走者,孰为麟与麇全文

彼角而走者,孰为麟与麇

出处:《赠刘中都
宋 · 石介
吾登泰山上,下视何纷纷。
彼角而走者,孰为麟与麇
彼茁而生者,孰为萧与芸。
伯乐不复出,驽骥终同群。
卞和不再生,珉玉将谁分。
吁哉刘中都,高标凌浮云。
诸侯不荐士,外府不策勋。
冉冉趋黄绶,勤劳徒尔云。
我愧势力小,不能叫吾君。
勿改芳兰性,林深须自薰。
勿隐冲鹤声,天高当自闻。

拼音版原文

dēngtàishānshàngxiàshìfēnfēn

jiǎoérzǒuzhěshúwèilínjūn

zhuóérshēngzhěshúwèixiāoyún

bǎichūzhōngtóngqún

biànzàishēngmínjiāngshuífēn

zāiliúzhōngdōugāobiāolíngyún

zhūhóujiànshēngwàidòng

rǎnrǎnhuángshòuqínláoěryún

shìxiǎonéngjiàojūn

gǎifānglánxìnglínshēnxūn

yǐnchōngshēngtiāngāodāngwén

注释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象征崇高。
纷纷:形容众多、杂乱。
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吉祥。
麇:一种小型鹿类,此处泛指鹿。
萧:一种香草。
芸:另一种香草。
伯乐:古代善于相马的人。
卞和:楚国人,以发现和献上和氏璧而闻名。
珉玉:美玉,泛指珍贵的玉石。
刘中都:诗人自指或他人名,中都是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域。
黄绶:古代官吏的低级绶带,象征地位不高。
芳兰:比喻高洁的人品。
冲鹤:冲天之鹤,比喻高洁之士。

翻译

我登上泰山之巅,俯瞰下方景象纷繁。
那些奔跑的动物,哪个是麒麟哪个是麋鹿?
那些生长的植物,哪个是萧哪种是芸?
伯乐不再出现,劣马良驹混成一团。
卞和这样的识玉人不会再有,美玉何处分辨?
哎呀刘中都,你的高尚品格直逼云霄。
诸侯不再举荐贤士,朝廷外的官署也不再记录功勋。
人们渐渐追求低微的官职,辛勤努力只是空谈。
我愧疚自己的力量微小,无法唤醒我的君王。
不要改变兰花的本质,只有深处的森林才能自我芬芳。
不要隐藏你的清鸣,只要天空足够高,自然会听见。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慨与思考。开篇"吾登泰山上,下视何纷纷"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俯瞰下方景象的宏大与壮丽。接着"彼角而走者,孰为麟与麇。彼茁而生者,孰为萧与芸"通过对比麟、麇、萧、芸等珍稀草木,隐喻人才难求和识别真才的困难。

中间两句"伯乐不复出,驽骥终同群。卞和不再生,珉玉将谁分"则表达了对古代伯乐能辨马、卞和能知玉的怀念,以及在当下缺乏鉴赏人才与珍宝的感叹。

以下几句"吁哉刘中都,高标凌浮云。诸侯不荐士,外府不策勋。冉冉趋黄绶,勤劳徒尔云"则是对收诗人刘中都的赞美,其高尚的人格像凌云而过,同时批评时世诸侯与官府不推举贤士,不赏识人才。

末尾"我愧势力小,不能叫吾君。勿改芳兰性,林深须自薰。勿隐冲鹤声,天高当自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力量不足的自责,同时劝诫刘中都保持本性,不必掩饰自己的才能,让世间自然发现其价值。

整首诗通过登泰山这一典型场景,抒发了对人才难求、时事批判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慨。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