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怜内史知文翰,书法于今续二王
出处:《题薛道衡平陈碑残本二首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人鬼荒台梦一场,杨花飘落太荒唐。
独怜内史知文翰,书法于今续二王。
独怜内史知文翰,书法于今续二王。
鉴赏
这首诗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首句“人鬼荒台梦一场”将历史的遗迹比作梦境,暗示了这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如今已化为乌有,只剩下荒废的台地,寄托着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感慨。次句“杨花飘落太荒唐”,以杨花随风飘散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幻莫测,感叹这一切的发生太过荒诞不经。
接着,“独怜内史知文翰”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内史(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的敬佩之情,认为在这样的荒废之地,唯有内史能理解并珍视文字之美,这既是对内史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文字传承价值的肯定。最后,“书法于今续二王”则点明了诗人的核心主题——文字与书法的延续性。这里的“二王”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他们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诗人在此强调,即便是在荒废的环境中,书法艺术依然能够传承下来,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坚韧与不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的兴衰与文字的永恒,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对现实荒凉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