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艰难七月陈王业,警戒再四由姬公全文

艰难七月陈王业,警戒再四由姬公

出处:《秋虫篇
宋 · 张侃
县楼漏鼓声逄逄,秋深夜永睡未浓。
窗前秋色已可掬,枕畔秋凉能暗通。
偶思向来所历事,记一忘十马牛风。
醒然如寤或省起,四壁不耐吟秋蛩。
秋蛩赋命抑何小,声则甚大凄而雄。
艰难七月陈王业,警戒再四由姬公
如何秋蛩蒙好语,意谓有渐将成终。
初非卒然来径去,有如疾风转孤蓬。
入我床下声更切,恐我佐邑务纤洪。
情知官府印窠大,不信民间机杼空。
就中懒妇丝未理,狂讴野舞废女红。
竞言秋蛩非促织,自是合欢人不识。
绿牙作笼金作栅,万钱争买成戏剧。
抚枕三叹忽成诗,秋蛩秋蛩竟何为。
汝喙从此钳,汝声从此辞。
不平之鸣汝何预,宵尔之织汝无衣。
自形自色虽天付,我欲睡矣汝且住。

鉴赏

这首《秋虫篇》由宋代诗人张侃创作,通过对秋夜中一只不起眼的秋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诗开篇即以“县楼漏鼓声逄逄”描绘出秋夜的宁静与深沉,接着“秋深夜永睡未浓”一句,既点明了时间的深沉,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沉思。接下来,“窗前秋色已可掬,枕畔秋凉能暗通”两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引出主人公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偶思向来所历事,记一忘十马牛风”表达了主人公思绪的纷繁复杂,记忆的片段化,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感慨。随后,“醒然如寤或省起,四壁不耐吟秋蛩”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活动的动态变化,从清醒到半梦半醒的状态转换,反映出主人公在思考与逃避之间的心境挣扎。

“秋蛩赋命抑何小,声则甚大凄而雄”是对秋虫生命的赞美与同情,尽管其生命微小,却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音。接下来,“艰难七月陈王业,警戒再四由姬公”借用了历史典故,寓意人生的艰辛与警醒,提醒人们珍惜时光,不忘初心。

“如何秋蛩蒙好语,意谓有渐将成终”表达了对秋虫命运的同情与思考,即便生命短暂,也能以自己的方式留下痕迹。接下来,“初非卒然来径去,有如疾风转孤蓬”以秋虫的迁徙比喻人生的漂泊不定,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不可预测性。

“入我床下声更切,恐我佐邑务纤洪”则揭示了秋虫与人的关系,它似乎在提醒主人公,即使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也不应忘记生活的本质与真谛。最后,“汝喙从此钳,汝声从此辞。不平之鸣汝何预,宵尔之织汝无衣”表达了诗人对秋虫命运的同情与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也反思了人类自身的行为与责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秋夜中一只秋虫的生命状态,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张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赋予了这首《秋虫篇》丰富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