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花高柳不作春,夕阳处处黄芦草
出处:《卢龙塞》
清 · 李锴
策马九月卢龙道,卢龙塞头霜信早。
晚花高柳不作春,夕阳处处黄芦草。
客行系马且伫立,吹沙淅瑟边风疾。
黄芦叶叶皆抱根,低头三嗅黄芦泣。
晚花高柳不作春,夕阳处处黄芦草。
客行系马且伫立,吹沙淅瑟边风疾。
黄芦叶叶皆抱根,低头三嗅黄芦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卢龙塞边的荒凉与凄美之景。诗人以策马行至九月卢龙道开篇,点明地点与时节,随后通过“卢龙塞头霜信早”一句,渲染出边塞特有的寒冷与肃杀气氛。接着,“晚花高柳不作春,夕阳处处黄芦草”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衰败的景象与往日的生机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边塞的荒凉与时间的无情。
“客行系马且伫立”一句,描绘了旅人驻足停留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孤寂与静谧。而“吹沙淅瑟边风疾”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边塞风沙交加的恶劣环境。“黄芦叶叶皆抱根,低头三嗅黄芦泣”两句尤为动人,诗人赋予黄芦以生命,使其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同时又饱含哀愁,形象地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卢龙塞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边塞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独特情感的捕捉与表达,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