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出处:《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 · 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文珦在立冬时节独自在野外漫步时所作,表达了他游历山水、欣赏自然景色的乐趣,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吟行不惮遥”描绘了诗人悠然吟咏,不顾路途遥远,展现出其豁达的心境。接下来,“风景尽堪抄”表达了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意欲将美景尽收眼底,记录于心。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描绘了秋天与冬天交接之际,天空与水面清澈交融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季节转换之美。诗人观察细致,将自然的变化融入诗句中。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写彩虹仿佛能消融海角的雾气,而南飞的大雁则选择在池塘低洼处栖息,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最后两句“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诗人表达了想要趁着月色归家的愿望,暗示了他心中的隐逸生活理想,期待能在寂静的夜晚敲响松木门扉,寻求内心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立冬时节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