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全文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

出处:《柴荒
清 · 蒋廷锡
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
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
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
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
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
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
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
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
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
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苦农民的生活境遇,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景象,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在资源匮乏和生活压力下的挣扎与无奈。

首先,诗的开头“庭中多草莱,阶下多松竹”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庭院景象,暗示了土地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接着,“朝取炊晨餐,夜拾煮夜粥”描述了农民为了维持最基本的生活,不得不早出晚归,辛苦劳作的情景。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然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松竹易以尽,草莱生不足”,表达了对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担忧。

接下来,“朝持百钱去,暮还易一束”描绘了农民每日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他们用微薄的收入换取生活必需品,但“湿重不可烧,漉米不能熟”则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即使得到了食物,也无法妥善处理,导致食物无法食用,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八口望曲突,嗷嗷叹枵腹”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家庭成员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以及面对饥饿时的无奈与哀叹。随后,诗人通过“前月山中行,山木犹簇簇。今从山下过,遥望山尖秃”这一对比,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暗示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最后,“农民无以爨,焚却水车轴。田事更无望,拆屋入城鬻。鬻之富贵家,可以烂鱼肉。”这一段描述了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农田,甚至拆毁自己的房屋,将木材卖给富人换取微薄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只能用于购买昂贵的鱼肉,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和资源分配的失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农民的贫困生活和生存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