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举与时会,汹涌浪头白
曲糵化为酒,不肯赊一滴。
高林堕黄叶,草树黯无色。
讵意阻风人,于此费永日。
篷低首难抬,薪重舟颇侧。
醉乡失乐土,愁城遇坚壁。
呻吟得新句,欲往题藓石。
岸滑不可登,纵写复谁识。
故庐百滩西,何事乃东适。
兀坐但默然,顺走阅健席。
豪举与时会,汹涌浪头白。
及夫气势尽,泡灭岂有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汲:汲取。曲糵:酿酒的原料,这里指米曲。
赊:赊欠。
堕:落下。
黯:暗淡。
阻风:因风阻而停留。
篷:船帆。
薪:柴火。
乐土:快乐的地方。
愁城:比喻愁苦的困境。
藓石:长有青苔的石头。
健席:各种活动或聚会。
豪举:壮举,豪放的行为。
及夫:等到。
泡灭:消失,归于无形。
翻译
村民们取江水,水深可达千尺。米曲发酵成酒,一滴也不肯赊给别人。
高大的树林飘下黄叶,草木失去生机。
没想到滞留的人,在此度过漫长的日子。
船篷低垂难以抬头,沉重的柴火使船身倾斜。
醉乡不再是快乐之地,愁苦如坚固的城墙。
在痛苦中吟出新的诗句,想刻在石头上。
岸边湿滑无法登岸,即使写下又能被谁理解。
故居在百滩西边,为何要向东漂泊。
独自坐着默默无言,随波逐流参加各种活动。
豪情壮志与时代交汇,如同汹涌的浪花。
等到气势消散,一切归于平静,痕迹又在哪里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被困与孤独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郁闷和无奈。
首先,“居民汲江水,上下几千尺”两句,勾勒出一幅壮观的山川景象,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因雨阻风而被迫停留的窘境。接着,“曲糵化为酒,不肯赊一滴”则表现了诗人的自持与坚守,尽管内心可能充满了难以言说的苦楚,但依然保持着不为外界所动摇的态度。
“高林堕黄叶,草树黯无色”描绘了一幅秋意浓厚的景象,而“讵意阻风人,于此费永日”则透露出诗人因天气而被迫滞留的不耐和烦躁。这里的“讵意”一词,更增添了几分哀愁。
“篷低首难抬,薪重舟颇侧”两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沉重与不易被察觉的孤独感。“醉乡失乐土,愁城遇坚壁”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往昔欢乐之地的怀念,与现实中遭遇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呻吟得新句,欲往题藓石。岸滑不可登,纵写复谁识。”这里的“呻吟”形容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投入,而“欲往题藓石”则显示了诗人的留恋与怀旧之情。但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自我表达的渺小。
最后,“故庐百滩西,何事乃东适。兀坐但默然,顺走阅健席。”则是在表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接受,以及对未来的无为之态。“豪举与时会,汹涌浪头白”一句,则是对力量与时机把握的一种自信和期待。而“及夫气势尽,泡灭岂有迹。”则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活动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被困于某种境遇中的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