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奸铓日增剡,谁汝触取害全文

奸铓日增剡,谁汝触取害

出处:《李太尉
宋 · 文同
昏雺翳紫极,横霓势光大。
妖威集凶冀,忍秽实中赖。
奸铓日增剡,谁汝触取害
骄根愈自固,所植利孱昧。
容容彼群辅,窜伏皆鼠辈。
侧视况未敢,肯复形叹慨。
太尉汉中士,气引八极外。
岌然处大麓,天下耸风采。
自开煮饼祸,贼意已莫快。
移书沥愤胆,语激益睚眦。
罹冤卒用此,数与六九会。
基兹被沈酷,燮免乃天贷。
高忠揭万古,宇宙莫能载。
垂晶耀简策,粪土视广戒。
归来葬硗埆,祠冢兹俨在。
宏垣敞深豁,巨木森晻暧。
神灵皎如日,过者知再拜。
同愚忝郡寄,公里曰境内。
心期款举像,所顾官有碍。
精衷托明酌,举手向东酹。

拼音版原文

hūnhéngshìguāng

yāowēixiōngrěnhuìshízhōnglài

jiānmángzēngyǎnshuíchùhài

jiāogēnsuǒzhíchánmèi

róngróngqúncuànjiēshǔbèi

shìkuàngshìgǎnkěnxíngtànkǎi

tàiwèihànzhōngshìyǐnwài

ránchùtiānxiàsǒngfēngcǎi

kāizhǔbǐnghuòzéikuài

shūfèndǎn

yuānyòngshùliùjiǔhuì

bèishěnxièmiǎnnǎitiāndài

gāozhōngjiēwànzhòunéngzǎi

chuíjīng耀yàojiǎnfènshì广guǎngjiè

guīláizàngqiāoquèzhǒngyǎnzài

hóngyuánchǎngshēnhuōsēnǎnài

shénlíngjiǎoguòzhězhīzàibài

tóngtiǎnjùngōngyuējìngnèi

xīnkuǎnxiàngsuǒguānyǒuài

jīngzhōngtuōmíngzhuóshǒuxiàngdōnglèi

注释

雺:昏暗。
紫极:紫色的尽头,指天边。
岌然:高耸的样子。
麓:山脚下。
煮饼祸:可能指一场因煮饼引起的纠纷或灾难。
沥愤胆:倾诉心中的愤怒。
六九会:可能指生死轮回,也可能指某种神秘的数字组合。
燮免:解脱苦难。
粪土:比喻轻视。
硗埆:贫瘠的土地。
俨在:庄重地存在。
宏垣:宏伟的陵墓。
精衷:真诚的心意。
酹:洒酒祭奠。

翻译

昏暗笼罩紫色的尽头,横跨的彩虹气势宏大。
邪恶的力量聚集在凶险之地,忍受污秽实为依赖。
奸诈之锋芒日益锐利,谁能触怒你招致灾祸。
傲慢的根基越发坚固,所依赖的只是弱小和无知。
众多的辅佐者看似宽容,实则藏匿着鼠辈。
他们侧目而视,不敢正视,怎会公开表达感慨。
太尉是汉中的豪杰,气概直冲天地之外。
他高居险峻之地,令天下人瞩目敬仰。
他因煮饼事件引发灾祸,贼人的心愿无法得逞。
他写下激愤的书信,言辞犀利,让敌人更加愤怒。
无辜受冤,最终导致这样的结局,命运与九死一生相随。
他的遭遇残酷,幸亏上天宽恕,得以解脱。
他的忠诚光照万古,无人能承载其伟大。
他的智慧如晶莹的光芒,照亮了历史的篇章。
他死后葬于贫瘠之地,祠堂庄重地矗立。
宏伟的陵墓开阔而深远,大树阴森而幽暗。
神灵的光辉如同太阳,过客皆知敬畏。
我身为郡守,心中期待他的形象被尊崇。
然而官场阻碍了我的愿望,只能寄托在心中。
我诚挚地向东方致敬,祈求公正的裁决。

鉴赏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雄浑壮丽,语言富有表现力,充满了对权势和正义的渴望以及对不公和黑暗的愤慨。从字面上看,每一句都像是在描绘一个宏大的画卷,其中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诗中通过“昏雺翳紫极,横霓势光大”开篇,便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力量的崇敬与颂扬。接着,“妖威集凶冀,忍秽实中赖”一句,则表现出对邪恶势力的痛恨和不满。

“奸铓日增剡,谁汝触取害”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作恶多端、伪善者的心理分析和社会批判。"骄根愈自固,所植利孱昧"则是对那些依仗权势、自我膨胀者的讽刺。

“容容彼群辅,窜伏皆鼠辈”一句,用了鲜明的比喻来描绘那些貌似忠诚实则实际上如同老鼠般懦弱的臣子。而"侧视况未敢,肯复形叹慨"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些现象的深切关注和不忍直视。

至于“太尉汉中士,气引八极外。岌然处大麓,天下耸风采”,这里是对李太尉的赞誉,其气概之宏大、地位之显赫,被描绘得如同一座高山般坚不可摧。

"自开煮饼祸,贼意已莫快。移书沥愤胆,语激益睚眦"则是诗人对李太尉所遭受的不公待遇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

“罹冤卒用此,数与六九会。基兹被沈酷,燮免乃天贷”一段,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强调了正义必胜、恶势终将覆灭的信念。

"高忠揭万古,宇宙莫能载。垂晶耀简策,粪土视广戒"则是对李太尉高尚品格和忠诚态度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

最后,“归来葬硗埆,祠冢兹俨在。宏垣敞深豁,巨木森晻暧”描绘了一个恢宏壮观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李太尉精神遗产的敬仰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