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有百尺泉,辘轳破泓渟
出处:《由云根嶂之背度双井转嘉树亭》
明 · 王世贞
蹑屐穿云根,恍见双明星。
下有百尺泉,辘轳破泓渟。
出没沿涧帻,向背临溪亭。
老树何年植,郁作虬龙形。
逗云拥芊眠,蔽日结沈冥。
广池无烦暑,曲槛有清泠。
何必平泉石,憩此酒亦醒。
下有百尺泉,辘轳破泓渟。
出没沿涧帻,向背临溪亭。
老树何年植,郁作虬龙形。
逗云拥芊眠,蔽日结沈冥。
广池无烦暑,曲槛有清泠。
何必平泉石,憩此酒亦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云根嶂的探索之旅,从穿行于云雾缭绕的山间,直至发现双明星的神秘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幽静,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与和谐共存。
首句“蹑屐穿云根”,以“蹑屐”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过程,同时“穿云根”则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神秘。接着,“恍见双明星”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双明星的出现仿佛是自然界的奇迹,令人感到既惊喜又敬畏。
随后,诗人描述了下方的景象:“下有百尺泉,辘轳破泓渟。”百尺泉的清澈与宁静,与上方的神秘形成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接下来的“出没沿涧帻,向背临溪亭”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水流与山势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和体验。
“老树何年植,郁作虬龙形。”这两句赞美了古老的树木,它们仿佛是自然界的守护者,以其独特的形态诉说着时间的故事。而“逗云拥芊眠,蔽日结沈冥”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神秘,云雾的缭绕与日光的隐匿,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广池无烦暑,曲槛有清泠”两句,将视角转向了水边的凉亭,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找到一片清凉之地的美好愿望。最后,“何必平泉石,憩此酒亦醒”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慰藉的重要性,即便是在饮酒之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清醒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和谐的自然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