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川人物古不乏,数子风流今可无
出处:《和东坡红鞓带》
宋 · 秦观
君不见相如容貌穷不枯,卓氏耻之分百奴。
一朝奉指使筇笮,驷马赤车从万夫。
仲元君平更高妙,寄食耕卜霜眉须。
两川人物古不乏,数子风流今可无。
参军少年饱经术,期作侍中司御壶。
老披青衫更矍铄,上马不用儿孙扶。
一朝忽解印绶去,耻将诗礼攘裙襦。
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东阡北陌西风入,瑞草桥边人叫呼。
想见红围照白发,颓然醉卧文君垆。
一朝奉指使筇笮,驷马赤车从万夫。
仲元君平更高妙,寄食耕卜霜眉须。
两川人物古不乏,数子风流今可无。
参军少年饱经术,期作侍中司御壶。
老披青衫更矍铄,上马不用儿孙扶。
一朝忽解印绶去,耻将诗礼攘裙襦。
悬知百年事已定,却笑列仙形甚臞。
东阡北陌西风入,瑞草桥边人叫呼。
想见红围照白发,颓然醉卧文君垆。
注释
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著名文学家。卓氏:卓王孙,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的父亲。
筇笮:竹杖。
侍中:古代官职,皇帝近臣。
印绶:古代官员的印信和系印的丝带,象征权力。
文君垆:卓文君经营的酒馆。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相如虽貌陋但精神不衰,卓氏以之为耻,分给他众多奴仆。一旦他受命出行,乘坐竹杖牵引的车子,跟随的队伍浩浩荡荡,有成千上万的人簇拥。
仲元君平的才艺更超群,以寄食和占卜为生,眉毛斑白却风采依旧。
四川的人物自古就不乏才俊,像他们这样的风流人物现在怎能没有呢。
年轻的参军饱读诗书,期望将来能成为侍中掌管御壶事务。
年迈的他身着青衫依然精神焕发,骑马出行都不需要子孙扶持。
忽然有一天他解下官印离去,耻于用诗书礼仪换取世俗富贵。
预知百年之后一切已定,他嘲笑那些仙人身形消瘦。
东街北巷秋风吹过,瑞草桥边人们喧哗声起。
想象那红艳的围炉映照着他的白发,他醉倒在文君的酒馆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和东坡红鞓带》,通过对司马相如、卓文君、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典故,以及对参军少年的期望,表达了对才子风流的赞美和对仕途抉择的深思。诗中提到的“一朝忽解印绶去”,反映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更倾向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最后以想象文君垆边的场景收尾,展现出一种闲适与洒脱的意境。整体风格清新,寓言性强,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