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纪周旋地,欣同七十稀
出处:《宝文李公挽词三首 其三》
宋 · 孙觌
五纪周旋地,欣同七十稀。
长庚陪月晓,孤鹜伴霞飞。
忽作三休去,真成一梦非。
不知华表上,白鹤几时归。
长庚陪月晓,孤鹜伴霞飞。
忽作三休去,真成一梦非。
不知华表上,白鹤几时归。
鉴赏
这首挽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精炼的语言,描绘了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悼之情。首句“五纪周旋地”,以“五纪”象征时间的久远,强调逝者生前与世人的长久相伴,而“周旋地”则暗示了逝者在人世间活动的广阔与丰富。接下来,“欣同七十稀”表达了对逝者寿终正寝的欣慰,同时也暗含了对长寿的向往与珍惜。
“长庚陪月晓,孤鹜伴霞飞”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逝者的生命旅程。长庚星(金星)陪伴着清晨的明月,象征着逝者生命的光辉与不朽;孤鹜(大雁)在霞光中飞翔,则寓意着逝者灵魂的自由与超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更寄托了对逝者美好品质与精神追求的赞美。
“忽作三休去,真成一梦非”则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突然与不可逆转的感慨。三休,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三界轮回,暗示逝者已脱离尘世的束缚,进入另一个世界。然而,这句话也蕴含了一种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逝者离去的无奈与哀痛。
最后,“不知华表上,白鹤几时归”以华表上的白鹤为喻,表达了对逝者归宿的疑问与期待。华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性构件,常被赋予神话色彩,白鹤则是长寿与吉祥的象征。这句话既是对逝者能否再次归来的一种美好祝愿,也是对生命循环与永恒追求的一种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