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唐 · 刘长卿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注释
别离:分离、离别。共:一起。
成:产生。
怨:哀怨、愁苦。
衰老:年老、老去。
更:更加。
难忘:难以忘记。
夜月:夜晚的月亮。
同舍:同住的人。
秋风:秋天的风。
远乡:远方的家乡。
朱弦:红色的琴弦,古代指琴。
徐:缓慢。
向烛:对着烛火。
白发:白头发。
强:勉强。
临觞:举杯饮酒。
归献:献给、表达。
西陵:古代地名,可能指墓地或陵墓。
作:作为、表达。
谁知:谁知道。
此路长:这条路漫长、人生路漫漫。
翻译
离别引发的哀怨,岁月增长更加难以忘怀。夜晚的月亮陪伴着同住的人,秋风吹过遥远的故乡。
红色的琴弦缓缓地在烛光下弹奏,满头白发勉强举杯饮酒。
我打算把这些情感献给西陵,却不知此路漫漫无尽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以及对岁月流逝、光阴荏苒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夜月和秋风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怀念。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表明离别之痛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发加深,成为无法磨灭的情感创伤。"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则描绘了一种分隔两地、相思无益的凄凉情景。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这一句通过对乐器与头发颜色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仍要强打精神去面对生活的现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表达的是诗人即将踏上归途,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和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