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不用惊风帽,我是前身卧像僧
出处:《过永宁寺》
宋 · 释德洪
已背荒南过永宁,犯寒呵手捉枯藤。
雪如镜底颔丝白,山学谁家眉黛青。
射影风光知脱离,伐冰门巷觉添增。
故人不用惊风帽,我是前身卧像僧。
雪如镜底颔丝白,山学谁家眉黛青。
射影风光知脱离,伐冰门巷觉添增。
故人不用惊风帽,我是前身卧像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永宁寺时所见的冬日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已背荒南过永宁”,点明了地点和行进方向,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辛。接着“犯寒呵手捉枯藤”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冬日的寒冷,诗人不得不在寒冷中紧握枯藤,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雪如镜底颔丝白,山学谁家眉黛青”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比作镜子底下的白发,山比作画眉女子的青黛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山川的美丽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之情。
“射影风光知脱离,伐冰门巷觉添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象。前句中的“射影”可能是指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地面上形成的光影,暗示着冬日阳光的珍贵与温暖;后句的“伐冰”则可能指人们在严冬时节采集冰块,用于保存食物或进行其他冬季活动,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利用。
“故人不用惊风帽,我是前身卧像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当前身份的自嘲。最后一句“我是前身卧像僧”可能是在说诗人如同一位静坐于佛像前的僧人,内心平静,不为外界所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平静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