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学道究重玄,山顶莲花水底天
出处:《弘治二年冬子长命书是日应之》
明 · 陈献章
数年学道究重玄,山顶莲花水底天。
今朝悟来无一物,不离本性即神仙。
今朝悟来无一物,不离本性即神仙。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名为《弘治二年冬子长命书是日应之(其一)》。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与自然观照,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刻领悟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
首句“数年学道究重玄”,点明了诗人多年来潜心修道,追求道家哲学中的最高境界——“重玄”。这里的“重玄”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即“玄牝”与“玄窍”,象征着宇宙的根本规律和生命的原始状态。
次句“山顶莲花水底天”,以山巅的莲花和水底的天空为喻,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纯净无染的画面。莲花常被视作清净、高洁的象征,而水底的天空则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表象、直达心灵深处的境界。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理想状态,表达了他对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向往。
第三句“今朝悟来无一物”,揭示了诗人通过长时间的修行与思考,终于在某个时刻顿悟了生命的真谛,认识到世间万物皆空,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这种悟性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内在自我本质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不离本性即神仙”,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总结与升华。诗人认为,真正的“神仙”并非外在于世的神秘存在,而是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本真状态。只要人们能够回归并坚守自己的本性,就能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与自我实现完美的境界。这不仅是对道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的体现,也是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与肯定。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宇宙规律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入探索与理解,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理念——追求内在的和谐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