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
出处:《雨中寄元宗简》
唐 · 张籍
秋堂羸病起,盥漱风雨朝。
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
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
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
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
竹影冷疏涩,榆叶暗飘萧。
街径多坠果,墙隅有蜕蜩。
延瞻游步阻,独坐闲思饶。
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
注释
秋堂:秋天的书房。盥漱:洗脸漱口。
风雨朝:清晨风雨中。
竹影:竹子的影子。
冷疏涩:稀疏而冷清。
榆叶:榆树的叶子。
飘萧:飘落、萧瑟。
街径:街头小路。
坠果:掉落的果实。
蜕蜩:蝉蜕壳。
延瞻:远望。
游步:散步。
阻:受阻。
独坐:独自坐着。
闲思:闲暇的思绪。
君居:你想必居住的地方。
恨言:遗憾的话语。
相去遥:距离遥远。
翻译
秋天的书斋我从病中起身,清晨在风雨中盥洗梳头。竹子的影子稀疏而滞涩,榆树的叶子在暗中飘落,显得萧瑟。
街头小巷满是掉落的果实,墙角处有蝉蜕壳的痕迹。
散步的兴致受阻,只能独自坐着,思绪纷飞。
想象你居住的地方也是如此,遗憾的是我们相隔遥远,无法相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诗人在秋天的清晨起床,面对着风雨交加的天气进行洗漱。室内外的景致都透露出一种凄凉和寂寞:竹影显得冷清而疏朗,榆叶在风中飘落,不禁让人感到秋意浓重。
街上坠落的果实和墙角的蜕虫,都增加了一份秋日的静谧与孤独。诗人的行走受到了阻碍,或许是因为雨水或其他原因,于是他独自坐在室内,心中泛起了闲散而又宽广的思绪。
最后两句“君居应如此,恨言相去遥”表达了一种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人设想着亲友也许正如自己一般,在这样的秋雨中感受着同样的寂寞和孤独,而这种无法共享的时光让他感到深深的遗憾和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思念之情,是一首充满了秋意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