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日,安可日日愁
出处:《忆云门诸寺》
宋 · 陆游
三百六十日,安可日日愁。
四百八十寺,要须寺寺游。
云门若耶间,到处可淹留。
金像閟古殿,霜钟发重楼。
临涧见鱼跃,穿林闻鹿呦。
亦有疏豁处,白鹭下绿畴。
僧固非尽佳,终胜从公侯。
夜阑煎蜜汤,岂不贤杯瓯。
泽居厌溽暑,慨思风露秋。
晴雨俱可人,亦莫占鸣鸠。
四百八十寺,要须寺寺游。
云门若耶间,到处可淹留。
金像閟古殿,霜钟发重楼。
临涧见鱼跃,穿林闻鹿呦。
亦有疏豁处,白鹭下绿畴。
僧固非尽佳,终胜从公侯。
夜阑煎蜜汤,岂不贤杯瓯。
泽居厌溽暑,慨思风露秋。
晴雨俱可人,亦莫占鸣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百六十日:一年的天数。安可:怎能。
四百八十寺:极言寺庙之多。
要须:必须。
云门若耶间:指名胜之地。
淹留:停留。
金像閟古殿:金身佛像隐藏在古殿中。
霜钟:冬日的钟声。
临涧:面对山涧。
穿林:穿越森林。
疏豁处:开阔之处。
白鹭:水鸟。
僧固:僧人本。
终胜:终究胜过。
煎蜜汤:煮蜜糖水。
岂不:难道不。
泽居:水边居住。
溽暑:湿热。
晴雨俱可人:无论晴雨都适宜。
占鸣鸠:占卜斑鸠叫声。
翻译
三百六十天,怎能天天忧愁。四百八十座寺庙,都该一一游览。
云门若耶山之间,处处都可停留。
金光闪闪的佛像藏在古老的殿堂,深沉的钟声从高高的楼阁传出。
靠近山涧能看见鱼儿跳跃,穿过树林听见鹿儿鸣叫。
也有开阔舒畅的地方,白鹭落在绿色的田野。
僧人固然并非个个优秀,但总比跟随权贵好。
深夜煮上蜜糖汤,难道不胜过美酒杯盏。
居住在水边厌倦了湿热,渴望秋天的清风和露水。
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令人惬意,不必去占卜斑鸠的叫声预示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忆云门诸寺》,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中以三百六十日与日日愁相对,强调不必每日忧虑,展现出诗人对无忧无虑生活的渴望。接下来描述了游览众多寺庙的乐趣,如云门、若耶之间的美景,金像古殿和霜钟回荡的宁静。
诗人通过描绘鱼跃涧中、鹿鸣林间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宁静,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僧人并非个个出色,也胜过世俗的公侯生活。夜晚品茶,更是诗人享受简朴生活的一种乐趣。诗人还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他向往秋天的凉爽和清风明月。
最后两句,诗人认为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能给人以舒适的感受,连鸟鸣声都令人愉悦,他并不执着于预测天气,而是享受当下。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