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士当年曾越郡,空群此日更燕都
出处:《陈囧卿过访二首》
明 · 胡应麟
危楼百尺暮云孤,象纬寒飘玉鹿卢。
校士当年曾越郡,空群此日更燕都。
天闲尽获龙媒否,海甸仍求骏骨无。
最忆牙樯兰水畔,沧浪一曲和潜夫。
校士当年曾越郡,空群此日更燕都。
天闲尽获龙媒否,海甸仍求骏骨无。
最忆牙樯兰水畔,沧浪一曲和潜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客在傍晚时分造访一座高耸的楼宇,楼宇孤独地矗立于茫茫暮云之中。诗人以“象纬寒飘玉鹿卢”一句,巧妙地将楼宇比作飘浮在寒冷夜空中的玉鹿卢,形象地展现了楼宇的孤寂与静谧。接着,“校士当年曾越郡,空群此日更燕都。”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暗示了访客曾经在越郡校士的经历,而如今则来到了燕都,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转换,使得这份感慨更加深沉。
“天闲尽获龙媒否,海甸仍求骏骨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访客的思绪引向了对人才的渴望与追求。龙媒和骏骨都是古代用来比喻杰出人才的词汇,访客似乎在思考是否已经找到了所有的人才,还是仍在寻找那些尚未被发现的杰出之士。这种对人才的渴求,体现了访客的远见卓识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最后,“最忆牙樯兰水畔,沧浪一曲和潜夫。”这两句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将思绪拉回到了访客心中最难忘的记忆——兰水畔的牙樯(可能指的是船只),以及那悠扬的沧浪之歌。这里的“潜夫”可能是指隐居的贤者或诗人,访客通过和他们的歌声相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智慧与艺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访客在时空转换中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对当前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未来追求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