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解绶苦欲去,再屈温纶始放归
绣衣入领中执法,符玺再帅东诸侯。
俄闻特拜参衡轴,时与山公计除目。
雅操都无暮夜金,清标总是丰年玉。
五十鬓边无一丝,尚书八座表留畿。
上章解绶苦欲去,再屈温纶始放归。
谢客时称饵芝术,别与天公乞私日。
子将任作月旦评,叔宝故少膏肓疾。
映门榆柳绕秫田,农耕社酒春绵绵。
仙行桥上好策蹇,鸿隙陂头宽放船。
蒲轮轧轧当公前,欲断不断功名缘。
封侯拜相晚来事,何足道哉黄颍川。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长歌送赵良弼太宰归汝》。诗中描绘了赵荆州(赵良弼)从官场的辉煌到归隐田园的转变过程,充满了对赵荆州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汝南夫子赵荆州”,点出赵荆州的尊贵身份和学识渊博,以“夫子”称呼,体现了对他的尊敬。接着描述了他从荆州获得晋升,官职显赫,象征着其政治生涯的高峰。
“绣衣入领中执法,符玺再帅东诸侯”,通过“绣衣”、“中执法”、“符玺”、“帅东诸侯”等词语,形象地展现了赵荆州在官场上的权力与威严,以及他对地方的治理能力。
“俄闻特拜参衡轴,时与山公计除目”,进一步说明赵荆州不仅在官场上有着卓越的表现,还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与山公(可能指山涛)共同商议国事,显示了他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雅操都无暮夜金,清标总是丰年玉”,赞扬赵荆州的高尚情操和清廉品质,即使在权力与财富面前,也能保持正直,如同丰年的美玉一般珍贵。
“五十鬓边无一丝,尚书八座表留畿”,描述赵荆州虽已年过半百,但依然精神焕发,担任尚书职位,为国家留下一片安定的区域。
“上章解绶苦欲去,再屈温纶始放归”,表达了赵荆州对官场的厌倦,多次请求辞官归隐,最终在皇帝的关怀下得以实现愿望。
“谢客时称饵芝术,别与天公乞私日”,描绘了赵荆州归隐后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神仙般的生活,与天公(自然)共享私人的宁静时光。
“子将任作月旦评,叔宝故少膏肓疾”,可能是指赵荆州在归隐后,仍能以公正的眼光评价人物,如同古代的月旦评一样,同时暗示其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映门榆柳绕秫田,农耕社酒春绵绵”,描绘了赵荆州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榆柳环绕,秫田丰收,与邻里共享春日的酒宴,充满生机与和谐。
“仙行桥上好策蹇,鸿隙陂头宽放船”,想象赵荆州在仙桥上策马而行,在鸿隙陂头自由航行,展现了其归隐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蒲轮轧轧当公前,欲断不断功名缘”,可能是在比喻赵荆州虽然离开了官场,但其功名与影响并未完全消失,如同蒲轮(古代官车)在众人面前缓缓前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封侯拜相晚来事,何足道哉黄颍川”,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赵荆州晚年未能实现更高官位的遗憾,但同时也认为这并不重要,因为黄颍川(可能指赵荆州的家乡或归隐之地)的宁静与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赵荆州从官场到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人格魅力、政治智慧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赵荆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