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出处:《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 ·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巾,古冠之一种。以葛、缣制成,横著额上。
披披:散乱的样子。
侧帽:帽子被风吹歪。
石马:坟前接道两旁之石兽。
纸鸢:鹰形风筝。
墦:坟墓。
翻译
泪水沾满纶巾,连绵不断。散乱的头发,帽子也被风吹斜了。繁花染红了山野,柳条卧在水面上。石兽立在道路两旁,纸也在半空中旋飞。人们离开了坟墓以后,乌鸦小鸟们活跃起来,四处觅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清明日狸渡道中》,描绘了清明时节行经狸渡道中的景象。首句“洒洒沾巾雨”形象地写出雨点轻柔地打湿衣巾,营造出清新湿润的氛围。接着,“披披侧帽风”描绘了微风吹过,帽子随风轻轻摇摆的动态画面。
“花燃山色里”运用比喻,将盛开的花朵比作燃烧的火焰,生动展现了山间的春意盎然。“柳卧水声中”则以拟人手法,写柳树静卧在潺潺流水声中,显得宁静而和谐。
“石马立当道”描绘了道路两旁的石马雕塑,增添了历史感和沧桑感。“纸鸢鸣半空”则描绘了孩子们放飞的风筝在空中飘荡,带来了春天的活力与欢乐。
最后两句“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写的是人们扫墓祭祖后,坟场周围安静下来,乌鸦开始各自归巢,寓意着清明节的结束和日常生活的继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和人间风俗,富有生活气息和季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