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碧石怨西子,行云疑楚王全文

碧石怨西子,行云疑楚王

炎曦昔颓照,太白西垂芒。
尺木祚云季,截险非巨防。
安东节初指,士马何飞扬。
子阳不解事,井底窥扶桑。
伏轼无左车,义旗岂真王。
漼汜竟奚补,耳余亦分张。
翻然逐鹿者,一旅终夜郎。
残戮到原野,战地天萧凉。
宫门未摧徒,突兀城中央。
行人行叹息,指点能具详。
我来偶凭吊,长啸一慨慷。
如何使君署,却在妆楼旁。
石讶万夫舁。
材信千车装。
华榱间飞甍,一一摩青苍,苔阶见綦履,蔓草芜明珰。
尚想栖息时,燕雀方处堂。
垂翅涉交水,降幡溯沅湘。
蛾眉岂得贮,响屟余空廊。
呜呼十年间,事不关兴亡。
特笔在《春秋》,窈据诚不祥。
使君美风度,环除种垂杨。
洒墨作檐额,弹琴然妙香。
兹楼若增奇,洗濯生辉光。
结构岂殊昔,令名乃千霜。
今夕烟景佳,素侣纷携将。
明蟾正当槛,社燕初辞梁。
芙蕖何灼灼,零露沾人裳。
碧石怨西子,行云疑楚王
何用感遗址,会须寻乐方。
诗成一笑粲,不饮负此觞。

鉴赏

这首清代李良年的诗,描绘了义王宫妆楼昔日的辉煌与变迁,以及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首联以日落和太白星的光芒象征往昔的繁华,接着通过“尺木”、“截险”等意象,暗示宫妆楼的险峻与昔日的军事意义。诗人提到“安东节”和“士马飞扬”,暗指曾经的军事活动。

然而,诗人批评“子阳”不知时务,如井底之蛙,未能理解大局。宫妆楼虽曾是军事要地,但如今“漼汜”无补于事,人事更迭,只剩感叹。诗人感慨“一旅终夜郎”,形容宫妆楼的荒凉,战争的残酷使得战场寂静,宫门犹存,却位于官署之中。

诗人对宫妆楼的现状感到惋惜,昔日的奢华已不复存在,只剩下苔痕、蔓草和破败的景象。他想象燕雀曾在此处飞翔,而今只剩下空廊回响。诗人感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宫妆楼的兴衰与国家兴亡无关,仅载入史册。

尽管如此,诗人仍赞赏使君的风度和对宫妆楼的修缮,认为它仍有增色的可能。在美好的夜晚,诗人与友人一同登楼,欣赏月色、社燕、芙蕖和露珠,借景抒怀,以诗酒表达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美景的欣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历史沧桑感,又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遗迹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