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
出处:《兰亭会饮观晋帖》
宋末元初 · 黄庚
祇说清谈晋业虚,兰亭之乐后来无。
一时人物已陈迹,千古山林空画图。
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
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
一时人物已陈迹,千古山林空画图。
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
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
注释
祇:只。清谈:空谈,泛指不切实际的议论。
晋业:晋代的功业。
兰亭之乐:兰亭集会的快乐,指《兰亭序》的雅集。
陈迹:过去的遗迹,旧事。
山林空画图:山林美景如画,但已成空。
钟带夕阳:钟声与夕阳相伴。
远寺:远处的寺庙。
碑和春雨:春雨中的石碑。
昭陵玉匣:昭陵中的玉匣,可能指的是王羲之的墨宝。
鼠须:鼠须笔,古代的一种精细毛笔。
翻译
只谈论那些空谈的晋代功业,兰亭集会的乐趣已经不再有。当时的英雄豪杰已成为过去,千百年来的山林美景只能在画中欣赏。
钟声带着夕阳从远处的寺庙传来,碑文在春雨中静卧在荒草丛中。
即使是昭陵中的珍贵玉匣也无法长久保存,书法的意境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
鉴赏
这首诗名为《兰亭会饮观晋帖》,作者黄庚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文化遗迹的感慨。首句“祇说清谈晋业虚”暗示了对晋代文人清谈风气的追忆,认为其实际成就可能虚幻不实。接着,“兰亭之乐后来无”点出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为过往,后世难以再觅其乐。
“一时人物已陈迹”表达对往昔名士的怀念,他们如过眼云烟,只剩下历史的痕迹。“千古山林空画图”则描绘出山林间的遗迹仿佛一幅静止的画卷,虽美丽却空寂无人欣赏。
“钟带夕阳来远寺,碑和春雨卧平芜”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寺庙钟声和春雨中的古碑,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沧桑感,这些文物静静地躺在荒芜的原野上。
最后两句“昭陵玉匣犹难保,笔意从谁认鼠须”以昭陵的珍贵墨宝为例,指出即使贵重如玉匣中的墨宝也可能遭损,书法艺术的精髓——笔意,更是难以寻觅传承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兰亭为引,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时光流转、人事更迭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