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全文

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

出处:《送别惟肖赞府
宋 · 孙应时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
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
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
珍重平生安乐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注释

如椽:形容笔大如椽,比喻才思出众。
老笔:指久经使用的笔,象征经验丰富。
槐间雁鹜行:比喻庸碌无为的生活。
离觞:离别时的酒杯,暗示送别场景。
百年可落尘埃梦:形容人生短暂,如尘埃中的梦。
珍重:珍惜重视。
平生安乐法:一生追求的平安快乐之道。
穷通:困厄与显达。
徜徉:自由自在地行走。

翻译

巨大的老笔挥洒自如,写下锦绣文章,却徒然面对槐树间的雁鸭群行。
只顾低头处理公事,忽然抬头却发现有人举杯劝酒告别。
一生短暂如同尘埃中的梦,哪怕一瓣花香也能让人忆起往昔。
珍视一生的安宁快乐之道,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自在游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送别惟肖赞府》,通过鉴赏可以看出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如椽老笔健文章",描绘了诗人在文学上的造诣非凡,如同坚固的椽木般支持着整个文坛,而“枉对槐间雁鹜行”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豪放不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只共低头了官事",显示出诗人对于世俗官职的无奈与淡漠,转而"忽惊举手劝离觞",却又流露出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激动之情。这里的“离觞”象征着友人的离开,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谊。

"百年可落尘埃梦",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哲学思考,而"一瓣曾薰知见香"则是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和回味,尽管时间流逝,但那份情谊依旧芬芳。

最后,"珍重平生安乐法"与"穷通何地不徜徉"两句,传递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豁达与洒脱,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一颗平和自在的心。这样的生活哲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超然物外,也映照出了他对朋友安好的殷切期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孙应时的文学才华,更重要的是,它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段难得的友谊,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友情以及精神自由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