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骥捕鼠,曾不如狸
出处:《拟矫志篇》
明 · 王廷陈
龙虬虽困,不资鳝鳅。
鸑鷟虽孤,不匹鹜雏。
虽有香草,当户必除。
虽有仁人,在敌必诛。
狐白虽美,炎暑必置。
舟车之用,易地则弃。
蕙兰不采,无异蓬蒿。
干将不试,世比铅刀。
以骥捕鼠,曾不如狸。
饿夫获璧,不如得糜。
郭生纯臣,鲁连高士。
彼乃登台,此则蹈海。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
宁渴而死,不啜盗泉。
鸑鷟虽孤,不匹鹜雏。
虽有香草,当户必除。
虽有仁人,在敌必诛。
狐白虽美,炎暑必置。
舟车之用,易地则弃。
蕙兰不采,无异蓬蒿。
干将不试,世比铅刀。
以骥捕鼠,曾不如狸。
饿夫获璧,不如得糜。
郭生纯臣,鲁连高士。
彼乃登台,此则蹈海。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
宁渴而死,不啜盗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拟矫志篇》,是明代文学家王廷陈所作。诗中以物象和历史人物为例,表达出作者坚贞不屈、坚守原则的人格追求。首句“龙虬虽困,不资鳝鳅”,比喻即使处境艰难,也不屑于与小人为伍;“鸑鷟虽孤,不匹鹜雏”则表示宁愿孤独,也不愿与庸俗者为伴。接下来通过“香草”、“仁人”、“狐白”等意象,强调了洁身自好和立场坚定的重要性。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珍贵的物品或人才,如“干将”宝剑,若不用于合适的地方,也会失去价值。“以骥捕鼠”和“饿夫获璧”两个典故,表达了才智和财富在不适合的情况下,反而不如普通方法或简单事物有效。最后,诗人推崇郭生(指郭伋)这样的忠臣和鲁连那样的高士,他们选择直道而行,宁可牺牲,也不妥协。
整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权谋的鄙视,体现了其独特的道德立场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