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归秋水阔,月出夜山深
出处:《溪行寄京师故人道侣》
唐 · 张祜
白日长多事,清溪偶独寻。
云归秋水阔,月出夜山深。
坐想天涯去,行悲泽畔吟。
东郊故人在,应笑未抽簪。
云归秋水阔,月出夜山深。
坐想天涯去,行悲泽畔吟。
东郊故人在,应笑未抽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日:白天。长:漫长。
多事:事务繁多。
清溪:清澈的小溪。
偶:偶尔。
独寻:独自寻找。
云归:云彩飘向。
秋水:秋天的水面。
阔:开阔。
月出:月亮升起。
夜山:深夜的山林。
坐想:想象。
天涯:遥远的地方。
去:去往。
行悲:行走时悲伤。
泽畔:河边。
东郊:东郊地区。
故人:老朋友。
在:在。
应笑:应该会笑。
未抽簪:还没辞官(古代官员离职时要解下冠簪,表示卸任)。
翻译
白天漫长而事务繁多,我偶尔独自来到清澈的小溪边寻找宁静。云彩飘向远方,秋水显得更加开阔,月亮升起在深深的山林之夜。
坐着想象自己漂泊到遥远的地方,行走时心中充满哀伤,吟唱着河边的悲歌。
东郊的老朋友,他们如果知道我现在的情况,应该会笑着调侃我还没辞官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田园图,充满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
“白日长多事”一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悠长的白昼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接着,“清溪偶独寻”透露出诗人在宁静的溪流旁漫步,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云归秋水阔,月出夜山深”两句,则通过云和月的变化,营造了一种空间上的开阔与时间上的延展,使人仿佛置身于这片广袤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坐想天涯去,行悲泽畔吟”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思考和情感流露。当他静坐时,他的心思飞扬至天涯;当他缓步前行时,则不禁发出哀伤之声,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东郊故人在,应笑未抽簪”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情牵挂。这里的“东郊”指的是京城附近的郊外,而“故人”则是诗人心中的旧友。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即便是在自然的怀抱中,他也无法忘怀那位在京师的朋友,且对那份未曾抽离的牵挂报以会心的一笑。
整首诗流露出一股淡远幽深的情趣,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景观交融的美妙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