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触事非,陋学谋身拙
出处:《宿中滦》
元 · 洪焱祖
晓出酸枣门,暗与夷山别。
睡睫风沙濛,冻须露华结。
小车驾双驴,箕踞坐卼臲。
野阔迷去程,铎鸣避来辙。
亭午过黄河,浊浪半天掣。
雷声撼乾坤,土色暗日月。
杂以牛马车,百命托孤叶。
含灵幸有知,帖妥无踶齧。
妄动或侧欹,均同一沤灭。
到岸已斜阳,相庆犹馀慑。
人稠屋稍华,炊过炕喜热。
问名知中滦,境壤卫辉接。
买饭直不廉,年饥断曲蘖。
旅卦尚资仆,数奇我俱阙。
远游触事非,陋学谋身拙。
兹行似可笑,内顾奚所挟。
体疲即就枕,衾薄尽发箧。
淅淅瓦霰鸣,前途明日雪。
睡睫风沙濛,冻须露华结。
小车驾双驴,箕踞坐卼臲。
野阔迷去程,铎鸣避来辙。
亭午过黄河,浊浪半天掣。
雷声撼乾坤,土色暗日月。
杂以牛马车,百命托孤叶。
含灵幸有知,帖妥无踶齧。
妄动或侧欹,均同一沤灭。
到岸已斜阳,相庆犹馀慑。
人稠屋稍华,炊过炕喜热。
问名知中滦,境壤卫辉接。
买饭直不廉,年饥断曲蘖。
旅卦尚资仆,数奇我俱阙。
远游触事非,陋学谋身拙。
兹行似可笑,内顾奚所挟。
体疲即就枕,衾薄尽发箧。
淅淅瓦霰鸣,前途明日雪。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洪焱祖的《宿中滦》描绘了清晨出门远行的情景。首句“晓出酸枣门,暗与夷山别”展现了诗人早起离开熟悉的环境,与夷山悄然道别。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睡睫风沙濛,冻须露华结”细致刻画了风沙漫天、严寒刺骨的旅途环境。
诗人乘坐简陋的小车,由双驴拉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行的艰辛。“野阔迷去程,铎鸣避来辙”写出道路的荒凉和行车的谨慎。黄河过境时,“浊浪半天掣,雷声撼乾坤”渲染了壮阔而惊心动魄的景象,反映出旅途的艰难。
诗人感慨万千,将生命比作“百命托孤叶”,表达对生存的珍视。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危险,如“妄动或侧欹,均同一沤灭”。傍晚抵达中滦,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人们仍因饥饿而感到恐惧。这里的人们生活简朴,连饭食都显得珍贵。
诗人在中滦的经历揭示了社会的贫困和自身的无奈,如“买饭直不廉,年饥断曲蘖”。旅途中的种种困顿使他反思自己的选择,感叹“远游触事非,陋学谋身拙”。最后,诗人描述了夜晚来临,寒冷加剧,自己只能在薄被中寻求一丝温暖,预示着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大雪将至。
整体来看,《宿中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所见所感,展现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