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出处:《次韵陈汤卿 其二》
宋 · 方岳
野径渔樵共,霜寒江上村。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应门。
乱山横紫翠,孤笛送黄昏。
满壁题诗暗,连墙贳酒浑。
往来今已熟,稚子又应门。
注释
野径:乡间小路。渔樵:渔夫和樵夫。
霜寒:寒冷的霜冻。
江上村:江边的村庄。
乱山:错综复杂的山峦。
紫翠:紫色和翠绿。
孤笛:孤独的笛声。
黄昏:傍晚。
题诗:题写诗句。
暗:隐蔽、暗淡。
贳酒:赊酒。
浑:全然、整个。
往来:来来往往。
稚子:小孩子。
应门:开门迎接。
翻译
乡间小路上渔夫和樵夫共同走着,江面上的寒霜让村庄更显冷清。错综的山峦披挂着紫色和翠绿,孤独的笛声在黄昏中回荡。
墙壁上到处都是题写的诗句,邻居之间借酒畅饮已成常态。
来往的人们已经熟识,孩子们也习惯了开门迎接客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野径的图景,渔樵共处,霜寒中江上村落呈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凄清的意境。"乱山横紫翠"写出了山势的雄伟和苍翠欲滴的颜色,"孤笛送黄昏"则传达了一种寂寞与怀旧的情感。
诗人在"满壁题诗暗"中流露出其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而"连墙贳酒浑"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对饮酒畅谈的向往。最后两句"往来今已熟,稚子又应门"表达了诗人与村落之间形成了一种亲切而自然的情感联系。
方岳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对山野生活的一份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文学、友谊和自然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