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出处:《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 其二》
宋 · 黄庭坚
会合良艰期,系匏各异县。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千里共明月,如披故人面。
浮云蔽高秋,此岂心中愿。
雾重豹成文,水清鱼自见。
注释
会合:相聚。良艰:困难。
期:时刻。
系匏:身处异地。
各异县:不同的地方。
千里:相隔千里。
共:共享。
明月:明亮的月亮。
如:如同。
故人面:老朋友的脸庞。
浮云:天空中的云朵。
蔽:遮挡。
高秋:秋天的高空。
此岂:这难道。
心中愿:心中的愿望。
雾重:雾气浓厚。
豹成文:豹纹在雾中显现。
水清:水清澈。
鱼自见:鱼儿自行显现。
翻译
相聚的时刻总是难求,各自身处不同的地方。尽管相隔千里,同赏明月,仿佛面对老友的面庞。
高空中浮云遮挡了秋天的美景,这并非我心中的期盼。
浓雾中豹纹若隐若现,清澈的水中鱼儿自由显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师载(其二)》中的片段。诗人表达了与朋友分隔两地的困难,尽管相隔千里,但共享同一轮明月,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面容,如同故人近在咫尺。然而,高秋季节被浮云遮蔽,这并非诗人内心的期望。他以“雾重豹成文”比喻环境的困扰,暗示了相见不易;而“水清鱼自见”则寄托了对友情清澈如水,即使远隔也能彼此理解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相聚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