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阙里诗三百,赖乡文五千全文

阙里诗三百,赖乡文五千

宋 · 司马光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功行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赖乡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注释

宴坐:静坐。
几何:多少。
庭芜:庭中的杂草。
砌:台阶。
焚修:修炼。
真谛:真理或佛法。
苦:艰辛。
无圆:不能圆满。
阙里:指孔子的故乡曲阜。
诗三百:指《诗经》。
赖:依赖,依靠。
文五千:指《论语》五千言。
厌烦:厌倦。
淤泥莲:比喻身处困境的人或物。

翻译

我在这里静坐了多少年,庭中的杂草已与台阶相连。
修炼真谛的路艰辛无比,修行的成果是否能圆满。
孔子在阙里留下的三百篇诗,全赖故乡流传的五千文。
如今连这些都不愿去读,更何况那淤泥中的莲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宴坐家中的情景,庭院中杂草与石砌交织,显示出久未打理的迹象。作者通过“焚修真谛苦,功行得无圆”表达了对佛法修持的艰辛和对圆满境界的追求不懈。这两句隐含着诗人对精神境界的渴望和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接着,“阙里诗三百,赖乡文五千”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他或许是某个地方的文化代表,其诗歌数量之多、文章内容之丰富令人瞩目。然而,尽管如此丰富的文学财富,诗人却表现出一种厌倦,不愿再去阅读这些内容。

最后,“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则通过对比,将那些沉重而难以消化的知识比作淤积的污泥和未开的荷花,用以强调即便是自己所擅长的文学,也感到疲倦和无味。这里的“淤泥莲”又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不满,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知识追求的精神空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文学创作和精神追求的反思,展现了一个在物欲与精神之间挣扎的人文士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