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
出处:《秋月同张伯可吴子往泛溪》
明 · 高攀龙
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
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
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
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
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
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
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月下泛舟清溪的宁静与美好。首句“不作清溪泛,空令此月孤”以反问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在月光下泛舟清溪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月与水的相得益彰之美。接下来的“寒烟浮欲出,远屿淡疑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寒烟轻浮,远处的山屿若隐若现,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
“日月高凫鹄,行藏长荻芦”两句,将目光从水面转向天空,日月高悬,飞鸟翱翔,芦苇随风摇曳,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最后,“栖迟何必恶,秋色有吾徒”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认为栖息在自然中不必感到厌恶,因为秋天的景色本身就足以成为心灵的伴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月下的溪流、烟雾、山屿、日月、飞鸟和芦苇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