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策移汉都,奉春缘衣布
出处:《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 其一》
宋 · 晁补之
建策移汉都,奉春缘衣布。
除地愿见公,及以舍人故。
满船载明月,且复酌清酤。
平旦袯襫出,牛羊下来暮。
定境要两言,出处非并趣。
执臂欣逢迎,秋兰在堂下。
破甑雨生衣,蹇不改兹度。
危莫如人心,难莫如行路。
成事安得悔,来者其可悟。
收拾不须陈,千言一弃屦。
开门见井市,终岁纷遑遽。
闭门面墙壁,少日丰暇豫。
除地愿见公,及以舍人故。
满船载明月,且复酌清酤。
平旦袯襫出,牛羊下来暮。
定境要两言,出处非并趣。
执臂欣逢迎,秋兰在堂下。
破甑雨生衣,蹇不改兹度。
危莫如人心,难莫如行路。
成事安得悔,来者其可悟。
收拾不须陈,千言一弃屦。
开门见井市,终岁纷遑遽。
闭门面墙壁,少日丰暇豫。
注释
建策:策略。移:迁移。
奉春:人物名。
衣布:衣衫。
公:您。
舍人:古代官职名。
明月:明亮的月亮。
酌:饮酒。
袯襫:农夫的服装。
暮:傍晚。
定境:心境。
两言:两句话。
出处:出仕与隐居。
并趣:相同追求。
秋兰:象征高洁。
堂下:厅堂之下。
甑:瓦罐。
雨生衣:雨水润湿衣裳。
兹度:决心。
人心:人心。
行路:行走之路。
成事:做成事情。
悔:后悔。
收拾:保留。
一弃屦:一并放弃。
井市:街市。
纷遑遽:忙乱。
墙壁:墙壁。
丰暇豫:悠闲自在。
翻译
提出策略迁移首都,奉春因衣衫而起希望能见到您,因我是舍人身份
满船装满明亮月色,暂且再饮清酒
清晨穿戴农具出门,傍晚牛羊归栏
定心之境只需两句话,出仕与隐居并非相同追求
挽手相见,秋兰在堂下等候
破裂的瓦罐雨水滋润衣裳,我决心不变
人心最危险,行走之路艰难
做事怎能后悔,后人应有所领悟
无需保留旧物,千言万语不如放下
打开门看见街市繁华,一年到头忙乱
闭门面对墙壁,年轻时悠闲自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名为《建除体二首答黄鲁直教授(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鲁直的敬仰和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感慨和哲理思考。
首句“建策移汉都”暗指黄鲁直的建议具有深远影响,可能是指他提出的迁都策略。接下来,“奉春缘衣布”暗示了黄鲁直朴素的生活方式,诗人以此表达对他品德的赞美。诗人希望见到黄鲁直,并提及舍人身份,表明他对黄鲁直的尊重。
“满船载明月,且复酌清酤”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饮赏月的画面,充满了诗意。白天辛勤劳作,“平旦袯襫出,牛羊下来暮”,展现了农耕生活的真实场景。诗人强调,尽管生活艰难,但内心追求的境界不变,“定境要两言,出处非并趣”。
“执臂欣逢迎,秋兰在堂下”运用了比喻,将友人比作秋兰,表达相见的喜悦。即使面对困境,“破甑雨生衣,蹇不改兹度”,诗人表示不会改变初衷。他进一步指出人心的复杂和行事的不易,“危莫如人心,难莫如行路”。
最后,诗人告诫自己和后人,“成事安得悔,来者其可悟”,做事要有决心,不可轻易后悔。他认为无需过多言语,简单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收拾不须陈,千言一弃屦”形象地表达了这个观点。结尾两句则对比了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开门见井市,终岁纷遑遽”与“闭门面墙壁,少日丰暇豫”,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的交往,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出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