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雨湿衣溪路转,柏风吹烛殿门开
出处:《过野寺次韵徐廉使琰旧题》
明 · 高启
使节城东按部回,曾将从吏到香台。
秋林数骑萧萧去,晚泽孤鸿噭噭来。
萝雨湿衣溪路转,柏风吹烛殿门开。
当年物色难留与,题壁惭无子美才。
秋林数骑萧萧去,晚泽孤鸿噭噭来。
萝雨湿衣溪路转,柏风吹烛殿门开。
当年物色难留与,题壁惭无子美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过野寺次韵徐廉使琰旧题》描绘了一幅使节归途中的景象。首句“使节城东按部回”,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行程,他作为使者从城东归来。接着,“曾将从吏到香台”暗示了他之前可能参与了某种宗教或官方活动。
“秋林数骑萧萧去,晚泽孤鸿噭噭来”两句,通过秋日树林中稀疏的马蹄声和晚来孤雁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自然的静谧。
“萝雨湿衣溪路转,柏风吹烛殿门开”描绘了雨后山路湿滑,烛光在柏树间摇曳,烘托出寺庙的幽深和夜晚的清凉。这两句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当年物色难留与,题壁惭无子美才”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感慨,以及对自己缺乏像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那样卓越才华的自谦。整首诗以使者的行踪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出旅途的见闻和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