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顾吾庐,竹树翳草寮
出处:《雪后领儿辈行散》
宋 · 杨万里
今日意不惬,出游聊逍遥。
父子自为伴,何须外招邀。
过溪足小倦,临流坐危桥。
回头顾吾庐,竹树翳草寮。
独有万花亭,岿然出山椒。
高陂泻溪水,环佩锵琼瑶。
飞流迸空起,平水和天摇。
舂淙到潭底,势尽自浮漂。
蟹眼沸不停,雪山涌还消。
近观绝汹汹,远听渐萧萧。
忽逢绿头公,携孥鼓丹桡。
喧呼苇间出,得意似见骄。
我行为小立,流鱼偶双跳。
人物各自适,兹游定谁超。
父子自为伴,何须外招邀。
过溪足小倦,临流坐危桥。
回头顾吾庐,竹树翳草寮。
独有万花亭,岿然出山椒。
高陂泻溪水,环佩锵琼瑶。
飞流迸空起,平水和天摇。
舂淙到潭底,势尽自浮漂。
蟹眼沸不停,雪山涌还消。
近观绝汹汹,远听渐萧萧。
忽逢绿头公,携孥鼓丹桡。
喧呼苇间出,得意似见骄。
我行为小立,流鱼偶双跳。
人物各自适,兹游定谁超。
注释
聊:姑且,随便。伴:同伴。
招邀:邀请。
危桥:危险但稳固的桥。
吾庐:我的房子。
山椒:山顶。
环佩:古代妇女的装饰,这里比喻流水声。
琼瑶:美玉,形容溪水清澈。
汹汹:水流猛烈的样子。
绿头公:对老年人的戏称,这里指老人。
鼓丹桡:挥动红色船桨。
翻译
今天心情不畅快,出门游玩只为逍遥。父子相伴就足够,无需再向外邀请他人。
走过小溪稍感疲倦,坐在河边的危险桥梁上。
回头看我的小屋,竹林树木遮蔽了草舍。
唯有万花亭,高耸在山尖之上。
高坡上的溪水倾泻而下,如佩环玉瑶的撞击声。
水流飞溅直冲云霄,水面平静如镜摇曳。
泉水潺潺流至潭底,势头减弱后自然漂浮。
水泡像蟹眼般翻滚不止,雪山般的泡沫又消散。
近看水流汹涌,远听声音渐渐低沉。
忽然遇见一位绿头翁,带着孩子划着红桨。
他们在芦苇丛中喧闹,神情满足仿佛在炫耀。
我停下脚步,偶尔看到游鱼跃出水面。
每个人都在享受自己的乐趣,这次游玩谁能超越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出游的温馨画面。诗人在不满足的心情中,带着孩子们一起外出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父子间的相伴代替了对外界的邀请和交往。溪水边上,小腿微微疲倦,坐在危桥旁边,回首望向家中的竹林与草屋。
诗中还提到了“独有万花亭”,这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避世之所,它出现在山椒间,显得格外清幽。溪水环绕,潺潺作响,宛如玉石相击的声音。溪流飞泻而下,与天空相呼应,水与天一色,景致十分壮观。
在溪流的潭底,水势最为汹涌,水花四溅,如同浮漂一般。蟹眼般的激流不停歇,雪山融化而去。近处观察,水声如雷鸣;远处聆听,则渐入佳境,清脆悦耳。
诗人在这美妙的自然环境中,偶遇一位头戴绿帽的老者,携带着家眷,用丹桡敲击船板。他们从苇草丛中出现,笑声朗朗,显得十分得意和自豪。诗人的脚步在小溪边停留片刻,偶见流鱼双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人物各自适,兹游定谁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和赞美。在这雪后的散策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乐趣,这种旅行不必计较谁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