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乡全文

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乡

宋 · 苏轼
两尉郁相望,东西百步场。
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乡
已作观鱼槛,仍开射鸭堂。
全家依画舫,极目乱红妆。
潋潋波头细,疏疏雨脚长。
全家依画舫,极目乱红妆。
我来闲濯足,溪涨欲浮床。
泽国山围里,孤城水影傍。
欲知归路处,苇外记风樯。

拼音版原文

liǎngwèixiāngwàngdōngnánbǎichǎng

huīliǔshìshuǐyúnxiāng

zuòguānkǎnréngkāishètáng

quánjiāhuàfǎngluànhóngzhuāng

liànliàntóushūshūjiǎocháng

láixiánzhuózhǎngchuáng

guóshānwéichéngshuǐyǐngbàng

zhīguīchùwěiwàitīngfēngqiáng

注释

相望:面对面。
东西:方位词。
场:广场。
插旗:竖立旗帜。
蒲柳:水边植物。
市:市场。
伐鼓:击鼓。
观鱼槛:观赏鱼的栏杆。
射鸭堂:射鸭的场所。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
乱红妆:形容花色繁多。
潋潋:水波荡漾的样子。
疏疏:稀疏。
雨脚:雨滴。
浮床:被水浮起的小船。
泽国:水乡。
山围:环山。
孤城:孤立的城市。
记:标记。
风樯:在风中飘扬的船帆。

翻译

两位尉官相对而立,就在东西百步的广场。
市场边插着旗帜,蒲柳环绕,鼓声在水云之乡回荡。
这里已经建有观赏鱼的栏杆,又开设了射鸭的厅堂。
全家人都靠在装饰华丽的船上,放眼望去,一片红花烂漫。
水面涟漪微动,稀疏的雨滴拉长了线条。
全家人都靠在装饰华丽的船上,放眼望去,一片红花烂漫。
我来此悠闲洗脚,溪水上涨,几乎要漂浮起我的床榻。
在这泽国山水之间,孤城倒映在水面旁。
若想知道回家的路,只需留意芦苇之外的风中桅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风光图。开篇“两尉郁相望,东西百步场”即设定了一个宽阔的空间背景,其中“两尉”可能指的是两座官署,“郁相望”则表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沉思的情景,而“东西百步场”则是对这个空间进行量化的描述,给人以开阔和宁静的感觉。

紧接着,“插旗蒲柳市,伐鼓水云乡”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集市活动的场景。这里的“插旗”可能是指在野外举行某种庆典或军事活动时插立的旗帜,而“蒲柳市”则暗示着春天的气息,水边的柳树和芦苇交织出一片生机。“伐鼓水云乡”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氛围,“伐鼓”意味着节庆或军事行动的开始,而“水云乡”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般的地方。

下面两句“我来闲濯足,溪涨欲浮床。泽国山围里,孤城水影傍。”诗人似乎从热闹的集市场景中抽身出来,走向自然之中。在这两句中,“我来闲濯足”表现出诗人的轻松心情,而“溪涨欲浮床”则描绘了一种水位上升,溪流泛滥的情形。“泽国山围里,孤城水影傍。”一句,则以更为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被山环抱的古城,以及城中倒映在水中的景象。

最后,“欲知归路处,苇外记风樯。”这两句诗通过“苇外”这一细节,为读者描绘出一条隐秘而又迷人的归途,同时也留下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刻印象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