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里鸣桡去夕阳,不堪风急滞归航
出处:《过峡州宿青草滩》
宋 · 项安世
烟里鸣桡去夕阳,不堪风急滞归航。
无端更著三更月,一夜孤篷一寸霜。
无端更著三更月,一夜孤篷一寸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烟里:在烟雾中。鸣桡:船桨声。
去:离去。
夕阳:傍晚的太阳。
不堪:难以忍受。
风急:大风。
滞:停滞。
归航:返回的航程。
无端:无缘无故地。
更著:又加上。
三更月:半夜的月亮。
一夜:整个夜晚。
孤篷:孤独的船篷。
一寸霜:一层薄霜。
翻译
在烟雾弥漫中,船桨声响起,夕阳西下,风势太急,使得归航受阻,让人难以承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项安世在宋朝时期过峡州时,夜晚在青草滩上乘船的经历。首句"烟里鸣桡去夕阳",通过"烟里"和"夕阳"的意象,展现出傍晚时分船只在薄雾中渐行渐远的情景,给人以宁静而略带凄迷之感。接着的"不堪风急滞归航",表达了诗人对风力强劲导致航程受阻的不满与无奈,流露出淡淡的忧愁。
后两句"无端更著三更月,一夜孤篷一寸霜"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无端"二字突显出诗人对于夜间突现的月光和霜冻的意外和不悦,"三更月"和"一寸霜"则形象地描绘了深夜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诗人独自一人在篷舟上的孤独感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寂,寓情于景,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