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出处:《送黄介夫》
宋 · 李觏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
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
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
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送黄介夫》,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关切和不舍。
"短亭车马地,送子一盘桓。" 这两句描绘出送别时的情景,短亭是送别的地方,车马喧闹的地点,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为离去的人送行。而“一盘桓”则是赠予远行者的一种食物,或许是一份简单的饯飨,表达了送别人的情谊。
"不畏离群久,所嗟行路难。"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担忧和同情。不畏即是不怕,离群久则是长时间的分别。诗人感慨于朋友将要独自面对漫长而艰辛的旅途。
"晒衣云日薄,扑面水风酸。"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送别时的天气状况和人物的情感状态。晒衣即是晾晒衣物,云日薄暗示着天气阴冷;扑面即是迎面而来,水风酸则形容了寒风刺骨,使人感觉到一种凄清。
"圣有中庸训,时时著意看。"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够铭记古圣先贤的教诲,即使在旅途中也不忘记这些珍贵的智慧。中庸是《易经》中的篇章名,包含了许多道德哲学的精髓。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和自然景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期盼朋友能够时刻保持正直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