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遍野草,微霜忽已凝
出处:《至京杂诗》
元末明初 · 陈秀民
秋气日凄厉,百虫晨夜鸣。
白露遍野草,微霜忽已凝。
客子衣袂薄,结驾远游行。
俯视离兽奔,仰睇孤鸿征。
宇宙浩茫茫,江河杳冥冥。
念我同袍子,怀忧心烦萦。
白露遍野草,微霜忽已凝。
客子衣袂薄,结驾远游行。
俯视离兽奔,仰睇孤鸿征。
宇宙浩茫茫,江河杳冥冥。
念我同袍子,怀忧心烦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绪。首句“秋气日凄厉,百虫晨夜鸣”以秋风萧瑟、百虫哀鸣开篇,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白露遍野草,微霜忽已凝”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露水覆盖着大地,微霜悄然降临,展现出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客子衣袂薄,结驾远游行”则将视角转向了远方的旅人,通过“衣袂薄”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旅行者的孤独与艰辛。“俯视离兽奔,仰睇孤鸿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兽类的奔逃和孤雁的飞行,反衬出人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漂泊无定。
“宇宙浩茫茫,江河杳冥冥”两句,诗人以广阔的宇宙和深邃的江河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渺小与宇宙宏大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念我同袍子,怀忧心烦萦”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忧虑与困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心灵慰藉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生命、宇宙、友情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