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哉天道所不晓,人比前年孰多少
出处:《按麦行和魏定父韵》
宋 · 王之道
号啼莫怪妻儿疏,麦秋恰了偿官租。
嘘嚅湿沫鱼在陆,伤时令我思唐虞。
平生学易有何说,大要丰财贵知节。
相扶相吊来流亡,问言豆叶何时黄。
远哉天道所不晓,人比前年孰多少。
嘘嚅湿沫鱼在陆,伤时令我思唐虞。
平生学易有何说,大要丰财贵知节。
相扶相吊来流亡,问言豆叶何时黄。
远哉天道所不晓,人比前年孰多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啼:哀鸣。莫怪:不要责怪。
麦秋:麦子成熟的秋季。
偿:偿还。
嘘嚅:喘息。
湿沫:湿润的泡沫。
唐虞:唐尧虞舜时期。
易:《周易》。
何说:有什么心得。
丰财:财富丰富。
知节:懂得节制。
相扶相吊:相互扶持安慰。
流亡:流离失所。
远哉:遥远啊。
人比前年孰多少:人们的生活状况与前年相比如何。
翻译
不必责怪妻子儿女疏离,因为正值麦收季节要缴纳官租。鱼儿在陆地上喘息,这让我感伤时事,怀念唐虞盛世。
一生研读《周易》,究竟有何心得?关键是要富足而懂得节制。
我们相互扶持,安慰流离失所的人,询问着豆叶何时会变黄(暗示丰收)。
天道遥远难测,与前年相比,人们的生活状况又有何变化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收成麦子时的所思所感。开篇“号啼莫怪妻儿疏,麦秋恰了偿官租”表达了农家妇女和孩子们因收获而忙碌的情景,以及按时交纳官府税赋的现实压力。
接着,“嘘嚅湿沫鱼在陆,伤时令我思唐虞”通过对水中鱼儿跳跃、濒临干涸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古代圣君唐尧虞舜美好年代的怀念。
“平生学易有何说,大要丰财贵知节”则透露了诗人的儒家修养,他认为通过学习《易经》来领悟人生的道理,强调了财富与节俭的重要性。
在“相扶相吊来流亡,问言豆叶何时黄”中,诗人描绘了一种互相扶持、共同度难关的景象,并通过询问豆叶何时变黄,隐喻了对时光流逝和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性。
最后,“远哉天道所不晓,人比前年孰多少”表达了诗人对于天道的神秘与不可预测,以及个人生命力与去年相比是否有所减退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和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活、时间、财富与节俭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