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临秋水光清浅,欲识新霜白有无
出处:《自浈阳至穗城江行有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摇落江潭日已孤,萧萧短发似菰蒲。
长临秋水光清浅,欲识新霜白有无。
渐老英雄非好女,即成高尚是狂奴。
芝华咀嚼应颐养,百岁孀慈掌上珠。
长临秋水光清浅,欲识新霜白有无。
渐老英雄非好女,即成高尚是狂奴。
芝华咀嚼应颐养,百岁孀慈掌上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首句“摇落江潭日已孤”以“摇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江边草木凋零的景象,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孤独感的加深。接着,“萧萧短发似菰蒲”一句,通过将诗人自己的头发比作江边的菰蒲,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衰老的主题。
“长临秋水光清浅,欲识新霜白有无”两句,诗人站在清澈而略显浅淡的秋水边,思考着新霜的到来,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变化的感慨。这里,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更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老去的深刻理解。
“渐老英雄非好女,即成高尚是狂奴”这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渐老”的自己与“英雄”、“好女”、“高尚”、“狂奴”进行对照,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阶段的反思和对不同人生价值取向的思考。这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可能的期待或无奈。
最后,“芝华咀嚼应颐养,百岁孀慈掌上珠”两句,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面对老年生活,是否应该像咀嚼芝华一样,慢慢品味生活的滋味,寻求心灵的滋养。同时,也表达了对长寿和家庭幸福的向往,希望能在晚年享受天伦之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孤独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