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版原文
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
莫学儿女漫弄芳,豪气当视交河郎。
边城入望千里长,臂鞴时架角鹰苍。
搏捷仍放韩卢狂,麕鹑日暮随登堂。
往来绝艺精飞枪,余勇犹足吞顽羌。
读书谁谓谷胜臧,盛时万钟远馈粮。
水输长川陆登冈,垂弓在櫜弩在床。
蔽捍入阵牌居旁,天马驯工披甲骧。
受降浚筑修城隍,刀头不惜千金装。
三十六将皆鹰扬,故境可容尺地亡。
子颇自负当夙偿,况复武库踰书囊。
惟我与子旧同乡,友生固自腾雁行。
更欲扬鞭向骕骦,岂但传经如卜商。
不见汉时张子房,身才六尺佐时王。
功业能依日月光,素书一卷初逢黄。
异时破贼玉书香,当使相继来西凉,
时臣称贺持寿觞。
鸿鹄一举横飞翔,
光阴应须及未央。
不侯可忍点鬓霜。
少年天子坐建章,宠待穰苴不顾庄。
严兵待时虽未忙,黠虏授首先有祥,
王师会看傅城墙。
郊迎父老携壶浆,
去病当时凯乐张。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充满豪情和武侠气息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全诗采用七言韵文结构,语言雄健有力,意境辽阔。
开篇“桑弧蓬矢射四方,婴孩立志长可忘”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自幼立志,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形象。接着,“莫学儿女漫弄芳,豪气当视交河郎”则强调了诗人对于豪迈不羁性格的推崇和追求。
中间部分“边城入望千里长,臂韝时架角鹰苍”、“往来绝艺精飞枪,馀勇犹足吞顽羌”等句子,通过对边塞风光和武功展示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边疆的向往以及对英雄豪迈精神的赞美。
后半部分“读书谁谓谷胜臧,盛时万钟远馈粮”、“水输长川陆登冈,垂弓在櫜弩在床”则转向了诗人对于学问和军事准备的重视,以及对英雄豪杰人物的崇拜。
结尾部分“惟我与子旧同乡,友生固自腾雁行”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于共同出身的怀念。而“更欲扬鞭向骕骦,岂但传经如卜商”则是对未来英雄征途的展望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武功、边疆、学问等主题的串联,构建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友情和共同理想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