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大笑君亦嘻,相对长松双眼白
邀欢共里闾,相过忘拱揖。
下榻每连宵,对饮尽一石。
耻随里塾学,咿唔姓名不挂人齿颊。
里中小儿多早贵,里人腐鼠易相嚇。
我也大笑君亦嘻,相对长松双眼白。
从他呼马与呼牛,终须还我一李伯。
弹冠君岂为浮名,要知一片肝肠热。
去年今上正龙飞,乡国羡君先决策。
岂难连第掇公车,稍嫌官早妨挑达。
我在闱中不得君,却讶他人按剑掷。
饶君三载孝廉船,浪子风流人所适。
此事能容久借君,驱君复走长安陌。
杏花有情寄语君,待汝春风已三易。
赚君去作探花人,脱却青绦系牛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为友人伍国开参加春试而作的送别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伍国开年轻时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伍国开参加科举考试的鼓励和期待。
首句“忆予弱冠时,君额才覆发”,回忆起两人年轻时的情景,那时伍国开的额头刚覆盖着头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邀欢共里闾,相过忘拱揖”描述了两人在乡间共同欢聚,彼此间亲密无间的交往,忘记了礼节,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下榻每连宵,对饮尽一石”则展现了两人深夜畅谈,豪饮至尽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和豪放性格。“耻随里塾学,咿唔姓名不挂人齿颊”表明伍国开不愿局限于乡塾的学习,不屑于那些被乡人轻视的俗事,追求更广阔的知识和人生境界。
接下来,“里中小儿多早贵,里人腐鼠易相嚇”讽刺了乡间一些人对权势的盲目崇拜,而伍国开和诗人则以笑声回应,显示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豁达态度。“从他呼马与呼牛,终须还我一李伯”表达了对伍国开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赞赏。
“弹冠君岂为浮名,要知一片肝肠热”是对伍国开参加科举考试的鼓励,认为他追求的是真正的才华和理想,而非虚名。接着,“去年今上正龙飞,乡国羡君先决策”赞扬伍国开在国家兴盛之时作出的明智选择。
“岂难连第掇公车,稍嫌官早妨挑达”表达了对伍国开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选择的担忧,但同时也相信他能够妥善处理。最后,“我在闱中不得君,却讶他人按剑掷”表达了对伍国开不在身边参加科举考试的遗憾,以及对其他人的嫉妒行为的不满。
“饶君三载孝廉船,浪子风流人所适”是对伍国开未来可能的仕途生涯的祝福,希望他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风度。“此事能容久借君,驱君复走长安陌”表达了对伍国开即将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期待和支持。
“杏花有情寄语君,待汝春风已三易”预祝伍国开在杏花盛开的季节取得佳绩,暗示时间的流逝。“赚君去作探花人,脱却青绦系牛革”则是对伍国开最终成为探花郎的美好祝愿,同时暗示他将摆脱束缚,实现个人价值。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伍国开参加科举考试的鼓励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