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出处:《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 其一》
宋 · 朱翌
双鸟鸣方盛,公今遂著书。
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馀。
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馀。
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注释
双鸟:比喻活跃的文思或和谐的氛围。著书:撰写著作。
浮云:比喻琐碎或不重要的事情。
直笔:公正无私的笔触。
孔孟:孔子和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韩道: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击奸:打击邪恶之人。
桐庐:地名,暗示先生的起点或发迹之地。
翻译
两只鸟儿鸣叫正欢畅,先生如今开始写书忙。浮云般的尘埃都一扫而空,公正的笔触在闲暇时运用。
继承孔孟之道并发扬韩非的思想,如同天地间日月永恒照耀。
先生一生致力于打击邪恶,从桐庐开始揭露他们的行踪。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书写时的自信与激情,以及对古代圣贤及文学家孔孟、扬雄、韩愈等人的崇敬之情。
“双鸟鸣方盛,公今遂著书。”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双鸟的鸣叫象征着春意盎然,诗人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开始写作,表达了一种创作的喜悦。
“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馀。”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书写态度,好像是轻松地挥洒着墨水,笔走龙蛇,气势非凡。三馀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字数或者某种特定的书法技巧。
“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以及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思考。孔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而扬雄和韩愈则是文学上的高峰,诗人将他们并列,以示自己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后半句“乾坤日月如”则展现了诗人宏大的宇宙观,好像在说这些伟大的事物都像眼前的自然界一样真实存在。
“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这两句中,“平生击奸手”可能是指诗人的某种行为或立场,而“发踪自桐庐”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思是从一个特定的起点(或者说,一个重要的事件)开始展现自己的脚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书写过程的描述以及文化传承与个人态度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自信,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道德、重视文学和个人修养的一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