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泉落松窗静,闲地草生春日迟
出处:《荅澈公》
唐 · 韦丹
空山泉落松窗静,闲地草生春日迟。
白发渐多身未退,依依常在永禅师。
白发渐多身未退,依依常在永禅师。
注释
空山:荒凉寂静的山林。泉落:泉水落下。
松窗:松木窗户,形容环境清幽。
闲地:闲置的土地。
春日迟:春天来得晚,形容春意迟迟。
白发渐多:年纪增大,白头发增多。
身未退:身体还未退休,指还在职。
依依:依恋不舍。
常在:常常思念。
永禅师:对某位禅师的尊称,可能是指一位名叫永的僧人。
翻译
寂静的山中泉水落在松木窗户旁,宁静而祥和,闲置的土地上春草慢慢生长,春意姗姗来迟。白发渐渐增多但我还未退休,常常怀念那位永远的禅师,心怀依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空山泉落松窗静"一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让人仿佛可以听到那清脆的泉水声和风过松间的声音,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之静谧。"闲地草生春日迟"则透露出时间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流逝,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也不例外。这里的"迟"字,用以形容春日的悠长,让人感到时间似乎变得缓慢,给人一种放松和享受自然之美的感觉。
诗人的自述"白发渐多身未退",表明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初衷。最后一句"依依常在永禅师","依依"形容诗人对那位名叫永禅师之人的思念之深切,而这位禅师或许早已不在,但在诗人心中,他的精神和教诲始终如影随形。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佛学、禅宗文化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老者对于生命、时间和精神追求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