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
出处:《送奭上人抄化》
宋 · 赵师秀
冒寒独向何方去,为建灵山阁未能。
诗卷带呈看疏客,药炉留借共房僧。
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
事到有缘随处应,回来金碧入云层。
诗卷带呈看疏客,药炉留借共房僧。
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
事到有缘随处应,回来金碧入云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冒寒:冒着严寒。独向:独自前往。
何方:何处。
建:建造。
灵山阁:一座神圣的山阁。
诗卷:诗集。
疏客:稀客,不常来的客人。
药炉:炼制药材的炉子。
共房僧:与同住的僧人。
夕阳:傍晚的太阳。
岸上:岸边。
行:行走。
枯叶:干枯的树叶。
听拆冰:听见冰块破裂的声音。
事到:事情发展到。
有缘:有缘分。
随处应:无论何处都适合。
回来:返回。
金碧:金黄色的华丽。
入云层:直入云霄。
翻译
在寒冷中独自走向何处,为了建造灵山阁却未能如愿。带着诗卷展示给稀客看,药炉借给同住的僧人使用。
夕阳下漫步岸边,踩着枯叶,倾听瀑布前冰雪融化的声响。
只要缘分到了,任何地方都适宜,归来时只见金碧辉煌直入云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创作的《送奭上人抄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奭上人冒着严寒出行,前往远方弘扬佛法的深深关切和祝福。首句“冒寒独向何方去”描绘了上人不畏艰辛的孤行背影,显示出其坚定的信念。接下来的“为建灵山阁未能”暗示了上人的目标是修建佛寺,传播佛法。
诗人赠予诗卷以供路上观赏,与房僧共享药炉,体现了对上人旅途中的关怀和精神支持。第五、六句“夕阳岸上行枯叶,瀑布岩前听拆冰”通过描绘上人行经的环境,渲染出一种冷寂而壮美的氛围,展现了他修行者的坚韧和心境。
最后两句“事到有缘随处应,回来金碧入云层”寄寓了诗人对上人此行圆满归来的期待,以及对佛法普照的愿景,表达了对佛法传播的信心和对上人功德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