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
出处:《次韵史主簿雨夜见寄》
宋 · 乐雷发
水长许由溪,春寒入竹扉。
几人听夜雨,惟我怯单衣。
树罅青灯耿,篱根白菌肥。
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
几人听夜雨,惟我怯单衣。
树罅青灯耿,篱根白菌肥。
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水长:形容水流很长。许由溪:古代隐士许由居住的地方,代指隐居之地。
春寒:春天的寒冷。
竹扉:竹制的门。
夜雨:夜晚的雨声。
怯:害怕。
单衣:单薄的衣服。
树罅:树缝中。
耿:微弱而明亮。
篱根:篱笆根部。
白菌:白色的蘑菇。
明朝:明天。
忙事:忙碌的事情。
推枕:翻过枕头。
渔矶:江边或河边的礁石,常有渔夫歇息。
翻译
水流漫长似许由溪,春寒穿透竹门扉。有多少人在听深夜雨声,只有我害怕这单薄衣裳。
树荫下灯光微弱闪烁,篱笆根处白蘑菇肥大。
明天有忙碌的事情等待,我翻过枕头询问渔夫的礁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湿润的春夜景象。开篇“水长许由溪”,溪流潺潺,水声悠长,展示了一种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此后“春寒入竹扉”,则是对初春气候的细腻描写,竹林间透露出淡淡的冷意。接下来的“几人听夜雨,惟我怯单衣”表现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夜晚聆听雨声,感到寒冷而不适,这种孤独感和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中间两句“树罅青灯耿,篱根白菌肥”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节描绘。树木缝隙间透出的光线映衬出夜晚的寂静,而篱笆下的白色菌类则是生机盎然的象征。
末尾两句“明朝有忙事,推枕问渔矶”,诗人提到第二天有一些繁忙的事情要处理,但在这个雨夜,他推掉了枕头,询问远处渔舟的情况,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写实,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未来某种期待或担忧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夜雨中的孤独与思索,以及他对于未来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