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城栅尽非元,唯有江山似昔年
出处:《和康提刑过康州》
宋 · 陈怿
民居城栅尽非元,唯有江山似昔年。
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
重来自喜恩威洽,别后常嗟岁月迁。
道侧老人曾卧辙,拜迎相顾倍怡然。
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
重来自喜恩威洽,别后常嗟岁月迁。
道侧老人曾卧辙,拜迎相顾倍怡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民居城栅:过去的房屋和城墙。非元:不再是元朝时期的。
唯有江山:只有江山。
似昔年:像过去一样。
听讼:审理案件。
棠阴:海棠树荫。
遗旧址:遗留的旧址。
按行:行走。
台旆:官员的旗帜。
晴川:晴朗的河流。
喜:欢喜。
恩威洽:恩惠与威严和谐。
别后:分别之后。
嗟:感叹。
岁月迁:岁月变迁。
道侧:道路旁边。
老人:老者。
曾:曾经。
卧辙:躺在车辙旁。
拜迎:拜见迎接。
相顾:相互看着。
怡然:愉快的样子。
翻译
昔日的民居和城墙都不再是元朝的模样,只有江山依旧如当年。在海棠树荫下诉讼的旧址还能找到,手握节旗的官员走过晴朗的河川。
再次回来欣喜于恩泽与威严的和谐,分别后常常感叹时光流逝。
路边的老者曾亲眼见过车辙,见到我前来拜迎,彼此相视都格外欣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怿所作的《和康提刑过康州》。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康州民居的变化,表达了对往昔江山依旧的感慨。"民居城栅尽非元"一句,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昔日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听讼棠阴遗旧址,按行台旆照晴川"则描绘了提刑官在旧时审案之地——棠阴留下的足迹,以及他在晴朗江边巡视的场景,体现了官府的清明与威严。
"重来自喜恩威洽"表达了诗人对于康州百姓受到公正治理的欣慰,而"别后常嗟岁月迁"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最后两句"道侧老人曾卧辙,拜迎相顾倍怡然"描绘了一位老者见到提刑官时的喜悦和敬意,展现了人情的淳朴和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事,展现了宋代官员的勤政爱民和地方社会的安宁景象,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