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溟浮一叶,渺不见止泊
出处:《学东坡移居八首》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壬辰困重围,金粟论升勺。
明年出青城,瞑目就束缚。
毫釐脱鬼手,攘臂留空橐。
聊城千里外,狼狈何所托?诸公颇相念,馀粒分凫鹤。
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一冬不制衣,缯纩如纸薄。
一日仅两食,强半杂藜藿。
不羞蓬累行,粗识瓢饮乐。
敌贫如敌寇,自信颇亦悫。
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
沧溟浮一叶,渺不见止泊。
五穷果何神?为戏乃尔虐。
明年出青城,瞑目就束缚。
毫釐脱鬼手,攘臂留空橐。
聊城千里外,狼狈何所托?诸公颇相念,馀粒分凫鹤。
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
一冬不制衣,缯纩如纸薄。
一日仅两食,强半杂藜藿。
不羞蓬累行,粗识瓢饮乐。
敌贫如敌寇,自信颇亦悫。
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
沧溟浮一叶,渺不见止泊。
五穷果何神?为戏乃尔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艰难困苦中的生活状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开篇“壬辰困重围,金粟论升勺”,以壬辰年的大困境起笔,形象地描绘了物资极度匮乏的场景,粮食如同升勺般珍贵。接着,“明年出青城,瞑目就束缚”描述了作者在次年从青城出发,面对束缚与困境的决心。
“毫釐脱鬼手,攘臂留空橐”表现了作者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与求生的勇气。“聊城千里外,狼狈何所托?”则表达了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诸公颇相念,馀粒分凫鹤”写出了在困境中得到朋友的关怀与帮助,虽微不足道,但也足以温暖人心。
“得损不相偿,抔土填巨壑”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即使有所损失,也无法弥补巨大的缺口。“一冬不制衣,缯纩如纸薄”描绘了冬天无衣可穿的凄凉景象,“一日仅两食,强半杂藜藿”则展示了饮食的简陋与艰苦。
“不羞蓬累行,粗识瓢饮乐”展现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即使生活艰难,也能从中找到乐趣。“敌贫如敌寇,自信颇亦悫”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坚定信念与自我安慰。“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描绘了家庭的困苦与坚持,即使食物匮乏,也要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最后,“沧溟浮一叶,渺不见止泊”以大海中的一片叶子比喻个人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无助,“五穷果何神,为戏乃尔虐”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质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