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
出处:《免归思母八首》
明 · 张国维
昨秋朝暮望归人,今日南鸿傍逐臣。
愤切时艰遑偃仰,情于天听释邅迍。
凊温迟暮犹无子,生死维持赖有亲。
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
愤切时艰遑偃仰,情于天听释邅迍。
凊温迟暮犹无子,生死维持赖有亲。
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国维所作的《免归思母八首》中的第七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以及在政治困境中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昨秋朝暮望归人”,描绘了诗人去年秋天每日早晚都期盼着归家的情景,流露出对家庭和母亲的深切思念。接着,“今日南鸿傍逐臣”一句,以南飞的大雁比喻自己,暗示自己如同被驱逐的臣子,处境艰难,与大雁相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孤立无援。
“愤切时艰遑偃仰”,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局的忧虑和愤怒,无法静心应对,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情于天听释邅迆”,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能传达给上天,寻求解脱当前的困境,反映出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公正的渴望。
“凊温迟暮犹无子,生死维持赖有亲”,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尚未有子嗣,生命和生活依靠父母的照顾,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何事依云空伫立,双眸已入画溪春”两句,诗人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间,凝视远方,眼中仿佛已经看到了春天的画卷,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母亲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母亲的深情怀念,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