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全文

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

出处:《歌风台
明 · 徐渭
骓渡江,八千从。
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
巴蜀公,缟新城。
奉三老教发帝丧。
义兵若河日以东。
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
蜀公亲历效验明。
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
谁兼不蹄买蹀骢。
击太牢,祀鄹乡。
听叔孙通,徵鲁诸生。
惊礼四公,远来于商。

鉴赏

此诗《歌风台(其四)》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对古代帝王礼制与军事力量的深刻理解。

首句“骓渡江,八千从”引用了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起义的故事,形象地展示了英雄豪情与壮志。接着“非父老是使彼,安识籍与梁”,通过对比,强调了项羽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敌人的清醒认识。

“巴蜀公,缟新城”则转而描述了另一段历史,可能是指三国时期蜀汉的公孙述,他身着白色丧服,体现了对先帝的哀悼之情。“奉三老教发帝丧”则进一步强调了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

“义兵若河日以东”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义兵比作黄河之水向东流,象征着正义的力量不可阻挡。“乃知王者,师上亲长礼教下首功”则揭示了王者之道,即以礼教为先,以实际行动为后,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智慧。

“蜀公亲历效验明”表明了蜀公亲自经历了这些事情,并且验证了它们的真实性。“乃知猛士,难四方守易战攻”则表达了对勇猛将士的赞美,同时也指出守卫国家的艰难与战争的残酷。

“谁兼不蹄买蹀骢”一句,可能是在感叹没有谁能像那些英勇的战士一样,即使在战场上也能保持冷静与勇敢。“击太牢,祀鄹乡”描述了祭祀仪式,体现了对祖先和神灵的尊敬。“听叔孙通,徵鲁诸生”则提到了叔孙通召集鲁地学者,反映了教育与文化的传承。

“惊礼四公,远来于商”最后两句,可能是在赞扬某位杰出人物,他不仅受到四方的尊敬,还远道而来参与重要事务,体现了其非凡的影响力和贡献。

综上所述,《歌风台(其四)》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军事、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