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尘根久净耳非耳,道旨中存材不材全文

尘根久净耳非耳,道旨中存材不材

清 · 丘逢甲
空山自具太古瀑,处世尽为天下呆。
尘根久净耳非耳,道旨中存材不材
庐阜恶诗昔早洗,苏州监本今重开。
丹青莫道少真意,展卷万壑喧风雷。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题赠好友俞伯惠的一幅《呆人听瀑图》的诗作。诗人以"空山自具太古瀑"起笔,描绘了画面中瀑布从空山中自然流淌的景象,仿佛穿越了时空,带着原始的壮丽。接着,他将画中人物称为"天下呆",并非贬义,而是赞赏其超脱世俗,心境如空山般纯净。

"尘根久净耳非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清净,耳朵仿佛超越了尘世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听觉体验。"道旨中存材不材"则表达了对主人公遵循道义,不拘于世俗成规的赞扬,认为他在道的指引下,既有材又有不求闻达的淡泊。

"庐阜恶诗昔早洗",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庐山洗涤心灵的经历,暗示眼前的画作也具有类似的净化作用。"苏州监本今重开"则可能暗指画卷的重新发现或展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感动。

最后,诗人以"丹青莫道少真意,展卷万壑喧风雷"收尾,强调画中的艺术并非虚饰,而是饱含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力量,如同万壑风雷,震撼人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赞美人物,传达出对自然、道义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