缗蛮黄鸟声,翛然起岑蔚
出处:《董止庵诗卷》
元 · 岑安卿
道人名止庵,其实无所止。
不搆草木庐,不斸土石址。
惟于寓居堂,揭扁字盈咫。
伟哉磐石书,古隶遒且美。
廛市固烦嚣,自得尘外致。
开扃睨龙泉,岚光动阑几。
中函玉笈文,鳞比积经史。
朝翻暮紬绎,刻志究玄理。
著书混三教,牵令同一轨。
示予得披阅,愧未参奥旨。
出语如涌泉,辨析至于是。
性心既超脱,好尚世所异。
朝行携赤藤,逍遥舜江市。
夜息数清漏,灵台湛秋水。
我尝问道人,请析止之义。
仁敬慈孝信,五者孰可已。
道人笑未言,欲答如有拟。
缗蛮黄鸟声,翛然起岑蔚。
不搆草木庐,不斸土石址。
惟于寓居堂,揭扁字盈咫。
伟哉磐石书,古隶遒且美。
廛市固烦嚣,自得尘外致。
开扃睨龙泉,岚光动阑几。
中函玉笈文,鳞比积经史。
朝翻暮紬绎,刻志究玄理。
著书混三教,牵令同一轨。
示予得披阅,愧未参奥旨。
出语如涌泉,辨析至于是。
性心既超脱,好尚世所异。
朝行携赤藤,逍遥舜江市。
夜息数清漏,灵台湛秋水。
我尝问道人,请析止之义。
仁敬慈孝信,五者孰可已。
道人笑未言,欲答如有拟。
缗蛮黄鸟声,翛然起岑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岑安卿对董止庵这位道人的赞赏与对话。董止庵以“止”为名,但实际上他的精神世界无有止境,他不建寻常居所,仅在寓所堂上挂满书扁,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追求。他的书法如同磐石般坚实,古隶风格遒劲优美,身处喧嚣市井,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玉笈文”和“经史”暗示了董止庵的博学多才,他日夜研读,致力于探究深奥的哲理,著作融汇儒释道三家,试图统一思想。诗人表示自己未能完全领悟其深意,但对其滔滔不绝的言论和清晰的辨析力感到敬佩。
董止庵的生活方式超凡脱俗,白天漫步江边,夜晚静坐读书,他的性情和喜好与众不同。当诗人询问“止”的真谛时,董止庵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以黄鸟的鸣叫和山间的清风来寓言,留下了一种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董止庵的言行和生活,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真理的探求。